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,前者包括通识教育课程、学科基础教育课程以及专业教育课程,后者包括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和独立设课实验环节,学时学分分配表如下:
 
 
  
   | 课程性质 | 课程类型 | 学分 | 比例(%) | 学时 | 比例(%) | 
  
   | 理论教学 | 通识教育课程 | 必修 | 42.5 | 23% | 888 | 0.37 | 
  
   | 选修 | 8 | 4.3% | 128 | 5.3 | 
  
   | 学科基础教育课程 | 必修 | 58 | 31.4% | 992 | 40.9 | 
  
   | 专业教育课程 | 必修 | 17.5 | 9.5% | 328 | 13.5 | 
  
   | 选修 | 5 | 2.7% | 88 | 3.6 | 
  
   |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| 54 | 29.2% | / | / | 
  
   | 实践教学环节(含独立设课实验)所占比例 | 59 | 31.9% | / | / | 
  
   | 毕业生学分最低要求 | 185 | 
 
 
 
核心课程:电路分析基础、解剖生理学、模拟电子技术、数字电子技术、信号与系统、数字信号处理、医学信号处理、医学成像技术、医学图像处理、微机与嵌入式系统、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、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、医学电子仪器。
主要实践教学环节(含主要专业实验):解剖生理学实验、大学物理实验、程序设计实验、电子技术实验、电路与分析实验、信号处理实验、医学图像处理实验、医学成像技术实验、微机与嵌入式系统实验、医学电子仪器实验、大规模集成电路实验等,以及创新系列实践、军训、金工实习、电子工艺实习、程序设计实践、医学电子线路设计与实践、医学信息处理实践、医学仪器设计与实训、医学信息系统综合设计与实践等课程设计、毕业实习、毕业设计等。